每日热点:插秧!古老稻田上刮过“科技风”


(资料图)

5月16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市晋源区北大寺村大寺荷风苑的稻田里一片繁忙,拉开了2023年晋祠水稻插秧的序幕。
    智能插秧机田间作业忙5月16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在大寺荷风苑的稻田看到,多名工人穿着专业的防水裤和鞋,在没过小腿的水稻田里忙碌着。有人驾驶着智能插秧机,匀速前进在田间作业,插秧机驶过的地方,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插在稻田里。插秧机走过的地方,如果有需要补插的,有人专门进行手动补插,以保证秧苗不会有空缺。
    从邻村过来帮忙的稻农赵乃谦今年70岁,已有50年的插秧经验。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过去人工插秧,1天能插1亩地,费时费工效益也不高,插的秧苗也不均匀,现在的科学种田实现了机械化种植,1名司机1台智能插秧机1天大约能插10亩地,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且机器插秧比较均匀,前几年收获时他们曾做过对比,机械插秧的产量比人工插秧的产量要高。
    “比原来增加了收入,老百姓也满意,一举两得,这就是科学种田带来的好处和效益。”赵乃谦说。
    专家指导传承农耕文化说起水稻秧苗的培育,伴着晋祠难老泉长大的山西晋之缘农耕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职卫东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水稻种子是农科院专门提供、他们在农科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培育的,这样可以保证品种的优越性。
    “从外面买回来的秧苗是好是坏我们无法掌握,有无病虫害也不确定,也不一定符合当地的气候。”职卫东说,农科院的专家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前来查看指导,今年更要在农业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种好晋祠水稻,保护好华北这方稀有的黑土地,传承好农耕文化。
    对晋祠大米有着特别深情的职卫东还有一个计划——恢复晋祠千年水磨,用水磨碾米磨面,再现“72盘水磨昼夜不舍”的盛景。
    “下一步我还想着开办农家乐,把晋祠的特色美食更好地推广出去。”职卫东信心满满地说。
    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让更多人吃到地道的晋祠大米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秉持着“北稻一绝、皇家贡品”的品质,有3300年的栽培历史,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记载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归周公于东,作馈禾。禾本嘉谷,二月种,八月熟,得时之中,故谓之嘉禾”。这就是历史上“晋献嘉禾”的由来,此也开启了太原农耕文明先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我们邀请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北大寺村的15亩稻田作为实验田,引进17种新品种,严格按照有机标准,开展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希望从中筛选出适应本地的优质高产的晋祠水稻,并进一步推广种植,让更多人吃到地道的晋祠大米,预计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可达3300亩。”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郭建平说。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晋源区如今全面实施晋祠大米产业提升振兴计划,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观光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出台并推行专项奖励补贴政策,提高村民种稻收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晋祠大米产业发展驶入现代化、园区化、标准化、特色化快速发展的轨道。
    同时,通过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施用有机肥;完善灌溉水渠、田间道路、收割机械等配套建设;聘请专家,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搭建线上线下供销平台,推动晋祠大米提质增效。
    积极完成晋祠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组织开展春夏插秧、暑期游学、金秋共享丰收喜庆等活动,积极开发晋祠大米符号价值,将晋祠大米打造成为代表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新业态,让晋祠大米成为太原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开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境界,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山西晚报记者 徐麦丽 通讯员 杨润德

关键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钢企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gqsos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8928号-3

联系邮箱:315 541 185@qq.com